第312章 始料未及-《重回2001》
第(2/3)页
短短三天时间,这些知名记者的脚步就深入到了整个县城的各个角落。
越是留守儿童和老人聚集的穷乡僻壤,就越是得到这些记者们的格外“照顾”。
一个又一个家庭犹如“麻雀”一般被深度解剖。
因为贫穷而酿成的一个个人间悲剧也逐渐呈现在这些知名记者们的面前。
这些天来记者们已经数不清自己在采访过程中因为失控哽咽而不得不中断采访……
叶逢春也俨然成了所有记者们“围追堵截”的重点对象。
“叶总编,我这篇稿子必须上重磅版面,我采访的这几个家庭都太具有代表性了……”
“叶总编,我以自己十年的新闻媒体从业经历担保,我这篇稿子一定会引起巨大反响……”
“叶哥,想当年咱俩刚上班的时候就一起去做战地记者,你难道忘了当年我还救了你一命吗……”
……
叶逢春面对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以及他们呈递上来的用真情和汗水铸就的新闻稿。
一时间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多少年了,这种身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激情再一次如同烈火般熊熊燃烧起来……
“我和我的家乡。”
只有十几瓦功率的昏黄日光灯下。
叶逢春沉思良久,用饱蘸了墨水的毛笔在纸上写了这一期新闻专刊的标题。
“我的家乡,是一个边陲小城……”
“那片荒芜的土地,那条曲折的泥路,那叶落寞的小船,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有儿时嬉戏的时光……”
“田野中挖野菜的春日暖阳,麦田里捡拾麦穗的炎炎夏日,小溪边流连忘返的秋水清凉,雪地里堆垒狮子的欢歌笑语。还有,倚门微笑的亲人……”
“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你,终究是这城市的过客。夜深人静时,你可曾听到耳边有人在轻轻召唤:归来吧……”
一篇千余字的散文楔子,叶逢春眼含着热泪删删改改。
当他在文章末尾画上最后一个句号,透过窗户竟然已经看到了天际微微泛起的鱼肚白。
……
两天后,《我和我的家乡》专题报道刊登在了各大重磅级新闻媒体。
几乎是同一时间,关于边陲小城“山城县”的话题更是成为各大论坛和网站的热门。
数万名热心网友以及数百名微信社区网红博主第一时间不远千里赶到这个人们最关注的边陲小城。
随便一张首发原创的山城县街景照片发布在微信社区上,都会引来数万的浏览量和数千个点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