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粮草,从三城自行购买携带,一月粮草应该是绝对充足的。” “这样的话,边城粮草、兵马完备,至少可保一月无忧。” 毛笔一顿,老朱望着纸上凌乱的圈圈点点,犹豫着不知接下来如何下笔。 说是一月无忧,这已经是最完美的预期了。 这是依仗着边关关隘雄伟、险要的城墙,也是因为元朝残部骑兵为主,不善攻城。 但是。 这些元朝聚拢的残部,可都是经历过大战存活下来的。 是真正的精锐士卒,可不是那些弱不禁风的杂兵或新兵。 他们不善攻城,也仅是与其自身马术等擅长的对比而言。 这样的精锐士卒,十六万之巨,攻打仅有两万七千,三城增兵后也不过三万九千兵马守卫的边关,能守多久还真是难以揣测。 若元朝残部悍不畏死,倾力强攻的话,边关能坚守七日就算不错了。 “啪!”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桌案,狠力把那竹纸攥成一团。 愤恨道:“再想不出办法,咱老朱就御驾亲征!” “不就是没粮吗?咱老朱带着部队一路讨饭过去,就不信还守不住个边关。” 竹纸团死死抓在手心, 老朱瞪大了眼睛。 双瞳盯着桌案上方,宋国公冯胜的请战奏折。 狠狠地自语道:“就算咱老朱回去继续要饭,也绝不能让元朝的鳖孙们入关扰我大明百姓!” 时不我待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拽过那兵部请战的奏折,伸手抓住了玉玺,一手高高举起。 自语道:“或许,这是咱老朱一辈子唯一错误的决定!” “为了我大明的子民,即便是错误,朕也认了!” 老朱双目一闭。 沉吟数息后。 双眼猛然睁开,望向桌案上的奏折。 瞳孔尽是绝然。 手中的玉玺“啪”的一声,落在了那奏折之上。 正在此时。 “嘭”的一声。 房门,被大力推开。 马皇后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重八,我跟~跟你说,咱们~有粮食了!” 马皇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几乎用吼的将话说全。 大明立国后,马皇后可是把“母仪天下”四字做到了极致。 像今天这般急躁,完全不顾仪态,朱元璋可是有十多年不曾见过了。 “什么就有粮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