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百废待兴9-《三国之最强皇兄》


    第(2/3)页

    因着条件所限,刘和来得很是低调。但刘毅得封侯爵的消息还是如一股飓风,迅速的刮遍了整个军营,整个营地喜气洋洋。将领挺胸腆肚,士兵脚下生风,个个与有荣焉。整个上午,大营里都是前来贺喜的将领。这些人少少也是个屯长以上的职位,代表着上百人来恭贺,他要是不接见,岂不寒了几百兄弟的心?而且见了面,下属少不得要见礼,恭贺几声,刘毅也得勉励几句。等这一百多个中低层军官全部见完,都过了午时了。

    这个爵位再难得,那也只是个虚衔,不能当衣穿,不能做饭吃。当下首要的问题,还是几十万西迁百姓的安置问题,以及长安城的修缮问题。否则话,都迁了都,官员们还住营帐,皇帝还和京兆尹挤在一起办公,那也太不像话了。

    想到这里,刘毅起身,准备去问问贾诩。如今贾诩可是他谋主,遇事不决问问他,没毛病,这也是经过历史验证了的。有现成的铁可打,刘毅也懒得多想。

    刚出帷帐,迎面正撞上贾诩,后者手持一卷帛书,一边走着,一边盯着帛书踱步而来,状甚悠闲。一见刘毅,贾诩一愣,合上书行了一礼,笑眯眯的道:“恭喜将军,哦,不对,应称君候了。”

    “君候”一词,本指高居丞相之位而位列列候者,而丞相之位引申到汉代,就是三公。到了汉末,就成了下属对得封列候的上司敬称,不再专属于三公。

    贾诩很喜欢读书,一向手不释卷。刘毅见到他,十次有几次都捧着书在看。后人都说他老谋深算。其实在刘毅看来,贾诩确系智者,但更重要的,却是他的勤奋。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而来的。说这话的爱迪生虽是个外国人,但大道至简,中外一同。

    刘毅打了声招呼:“哈,贾先生,正要找你。”听贾诩打趣他,马上又垮了脸,苦笑道:“你就别消遣小子了,这东西只是个虚衔,不见得有多少用……”

    贾诩捋了捋下颌几缕长须:“谁说没用,用处大着呢,证明老夫还是有些眼力,非是不辨菽苗……”

    刘毅愣了下,正想问问为什么。贾诩已接着道:“对了,侯爷找老夫,是关乎长安百姓的事吧。”

    刘毅又是一愣,举一反三,这就是和聪明人说话的好处。你还没说,他就猜出来了,保不准已经智珠在握,根本不用你多操心。正待问计,这时任红云跟着闯了出来。刘毅就顺势道:“这个先不说,贾先生舟车劳顿,一路辛苦。我还是叫婢女将你住处收拾下,顺路浆洗衣物,以濯风尘。”

    贾诩一呆,旋即微笑道:“跟着侯爷,还有这等好处么。好极好极,老夫却之不恭了。”
    第(2/3)页